[TOC]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处理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在按照规定进行核算确定其账面价值的基础上,如果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规定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意事项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在提取以后,均不允许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成本法 权益法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比例或全部结转)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借: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或全部结转)
贷:投资收益/留存收益
反之

【例6-21】A企业原持有B企业40%的股权,对B企业具有重大影响。20×6年12月20日,A企业决定出售10%的B企业股权,出售后仍能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出售时A企业账面上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为:投资成本1800万元,损益调整480万元,可转入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20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705万元。出售后,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权,对B企业仍具有重大影响。

【答案】

(1)A企业确认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70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6450000[(1800+480+100+200)×10%/40%]

投资收益600000

(2)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资本公积的部分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0000(200×10%/40%

其他综合收益250000(100×10%/40%

贷:投资收益75000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相关内容介绍

只要跨界了,就认为经济实质发生变化,就认为是先卖后买

【补充例题】2×23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15万元(含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5万元【单独作价入账】),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0.5%。2×23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1100万元。2×23年7月1日以价格为1300万元出售该部分股权。假定甲公司、乙公司均按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因素,请编写甲公司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两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23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应收股利15
贷:银行存款1015
2×23年1月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00
应收股利15
贷:银行存款1015
2×23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110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2×23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1100万元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其他综合收益100
2×23年7月1日,出售价款为1300万元
借:银行存款13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100
投资收益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需反向结转】
2×23年7月1日,出售价款为1300万元
借:银行存款13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100
盈余公积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0
借:其他综合收益100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权益法计量的金融资产可能涉及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能涉及其他综合收益。

①核算方法的转换共6种(3种增资、3种减资)

②涉及成本法的转换: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成本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丧失控制权)均涉及个别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③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转换: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或权益法、成本法或权益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跨界(先卖后买)【特殊情况: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三种增资的情况。新购入的21%不视为跨界,原来的5%视为跨界,需要视为先卖后买,重新进行确认和计量,可能涉及有利差额的调整。如果购入后形成控制,65%的部分直接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入账,原来的5%视为先卖后买。第三种是权益法在增资后达到控制,按成本法核算,但并不算跨界,无需先卖后买,权益法核算形成的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无需结转。

同控多次交易、分步形成的合并是唯一不遵循”跨界原则“的

减资:1.丧失控制后改为公允价值核算,,视为把长投全卖了,出售的65%正常核算,账面价值与收到的对价计入投资收益,剩余的5%视为先卖后买,用得到的银行存款购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2.原持股70%,出售后剩余30%,用权益法核算,没有跨界。3.权益法转公允价值,视为全部出售后再买入5%的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全额结转

只要跨界了,就视为全部出售了,对应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要全额结转。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

合并类型 处理原则
同一控制下 详见第一节(特殊情况:不跨界)
非同一控制下 投资方原持有的:
1.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第一种情形)
2.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第二种情形)

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区分下列两种情形进行核算(不构成"一揽子交易"):【非同一控制下

第一种情形:按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成本法(原持股5%变更为55%)

1.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公允价值计量),应当将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留存收益

3.账务处理

原股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股权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第一部分:新增投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新增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同左
第二部分:原股权部分(先卖后买)
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第二部分:原股权部分(先卖后买)
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或:反向

第二种情形: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1.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花多少钱,记多少长投;原来的长投没有跨界,不能视为处置。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新增投资成本)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银行存款等(新增投资成本)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暂不作处理处置时再结转)

(1)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注】其他综合收益的两种特殊情况

①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引起的其他综合收益

②被投资单位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2)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相应转入处置期间的当期损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补充例题】甲公司于2×22年1月以2000万元取得乙公司5%的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作为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区分:2种类型)。2×23年4月1日,甲公司又以25000万元自丙公司取得乙公司另外50%股权。假定甲公司在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乙公司一直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5%的股权于2×23年3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与2×23年4月1日的公允价值相等)。甲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假定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答案】

原股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股权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第一部分:新增投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
同左
第二部分:原股权部分(先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2500(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0
—公允价值变动500
第二部分:原股权部分(先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2500(公允价值)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2000
——公允价值变动500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500
贷:盈余公积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0

补充例题(权益法20%→成本法55%)甲公司于2×22年1月以12000万元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并能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当年度确认对乙公司的投资收益450万元。2×23年4月,甲公司又以25000万元自丙公司处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答案】

2×22年1月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450

贷:投资收益450

购买日(2×23年4月):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2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2000

——投资损益450

购买日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2000+450)+25000=37450(万元)

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商誉。

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在转按权益法核算时:

1.投资方应当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的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为取得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原股权投资于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留存收益。(先卖后买)

3.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1)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4.账务处理

原股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原股权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第一部分:新增部分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新增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同左
第二部分:原股权部分(先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可借可贷)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反向

注意: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两部分之和】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补充例题资料一:甲公司于2×22年2月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购入乙公司10%的股权,因该股权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资料二:2×22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

【答案】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

资料三:2×23年1月1日,甲公司又以3600万元的价格从丙公司处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30%,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改按权益法核算。当日原持有的10%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3600/20%=X/10%)。

2×23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0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

①追加投资时(2×23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3600【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贷:银行存款3600

②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调整(视为先卖后买)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800(公允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500

投资收益300

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1800+新增投资成本3600=5400(万元)

③追加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5400万元)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6000(20000×30%),差额600万元应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

贷:营业外收入600

(三)权益法转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基本原则(先卖后买)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因部分处置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不能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1)应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剩余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全额结转】

(3)因被投资方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全额结转】

2.账务处理

跨界了,视为全部出售

(1)出售股权投资的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2)剩余股权投资的部分

借: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也可以写成一个:

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等

或反向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反向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2×23年10月,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50%【也就是所持有的15%股份】出售给非关联方,取得价款1800万元。相关股权划转手续于当日完成。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剩余15%股权,无法再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出售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总的股权公允价值为3600】。

出售该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2600万元,损益调整为3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为200万元(因被投资单位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性投资而享有的部分),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1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答案】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1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300(2600×50%)

—损益调整150(300×50%)

—其他综合收益100(200×50%)

—其他权益变动50(100×50%)

投资收益200

(2)剩余股权投资的部分(先卖后买

借: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1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300(2600×50%)

—损益调整150(300×50%)

—其他综合收益100(200×50%)

—其他权益变动50(100×50%)

投资收益200

(3)将原确认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200

贷:投资收益200

(4)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0

贷:投资收益100

(四)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减资,追溯调整)

(详见合并财务报表章节)

(五)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特殊情况(被动稀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2015年11月4日财政部发布)(详见合并财务报表章节)

(六)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

1.基本原则

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因部分处置等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不能再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1)应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2)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账务处理

(1)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2)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例6-20(修改)甲公司持有乙公司60%股权并能控制乙公司,投资成本为1200万元,按成本法核算。

2×21年5月12日,甲公司出售所持乙公司股权的90%【卖了54%】给非关联方,所得的价款为1800万元,剩余6%股权于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答案】

(1)出售股权的部分

借:银行存款1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80(1200×90%)

投资收益720

(2)剩余股权的部分(先卖后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20(1200×10%)

投资收益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