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全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推出的最初目的是对包括银行的表外业务在内的广义贷款进行监管。广义贷款包括银行表内贷款,债权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余额等。MPA的考核标准包含资本/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以及信贷政策执行七大项,每一项满分100分,其中资本充足率和定价行为两项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

5.2.1MPA是什么

MPA全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是2015年12月央行推出的对商业银行考核的新监管体系。它与银保监会仅注重银行个体风险的监管体系不同,MPA在考核时会从整体出发,考虑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在MPA推出前,央行原本是通过实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监管控制商业银行。

简言之,就是对银行差别对待,比如要求“资质”较差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差)向央行缴纳更多的准备金,让其可贷资金减少。通过使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重要手段,让银行依据央行的政策指导来放贷,最后达到控制银行放贷总量和节奏的目的。

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原有监管体制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准备金率已经很难管控银行的放贷行为。

银行创新出各种通道,把资产从通道转移出去,名曰同业业务、资管业务、投行业务,实际上还是在投放信贷(比如我们在资本充足率考核中说到的利用同业科目曲线放贷)。

而且央行也无法掌握银行的实质性动向,对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有效性、维护金融稳定都造成了威胁。因此央行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推出了“升级版”监管体系,也就是MPA。所以某种程度上说,MPA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工具。

新的监管体系MPA将原有的单一指标拓展为多项指标,形成一个综合评分体系,用来全面考核银行体系金融风险。

相较于原有考核制度,MPA考核内容更为全面除了通俗意义上的贷款外,还将债权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余额等纳入其中,将监管范围从以往的狭义贷款拓展到广义贷款,但与此同时也保留原有监管体系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差别准备金率的机制。

5.2.2MPA如何考核

MPA考核实行打分制。它包含资本/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以及信贷政策执行七大项,每一项满分100分,央行根据每一项下的细分项打分。

表5.18就是整个MPA考核体系,可以看到,MPA七大项中有许多定性考核,其中较多指标,银行都能比较容易拿到满分,比如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利率定价,遵守准备金制度情况和信贷政策执行等。

表5.18央行MPA考核体系分项

七大方面(各100分) 15个细分指标
资本和杠杆情况(一票否决项) 资本充足率(80分)、杠杆率(20分)、总损失吸收能力(未实施)
资产负债情况 广义信贷(60分)、委托贷款(15分)、同业负债(25分)
流动性 流动性覆盖率(40分)、净稳定资金比例(40分)、遵守准备金制度情况(20分)
定价行为(一票否决项) 利率定价(100分)
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50分)、拨备覆盖率(50分)
跨境融资风险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100分)
信贷政策执行 信贷政策评估结果(40分)、信贷政策执行情况(30分)、央行资金运用情况(30分)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同时也可以看到MPA里很多指标与上述我们所说的银保监会监管体系是一样的,比如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对此我们就不再赘述。

在评分标准上,每项考核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达标。其中资本充足率和定价行为两项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如果任意一项条件不合格,直接就会被评为不合格机构。但需要注意,这个评分并不是央行自己测算,而是先交给自律机制秘书处初步测算,再由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复核,最后央行只是得到一个测算结果。

央行依据它所得到的测算结果,再对金融机构划分档次。七大类指标均为优秀为A档机构,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任意一项不达标,或剩余五大类任意两项及以上不达标,为C档机构,剩余为B档机构。

档次划分完后,央行会给A、B、C机构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最主要的奖惩手段还是采用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同时辅以其他奖惩手段(见表5.19)。

表5.19不同档次机构的标准与奖惩措施

分档机构 标准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奖惩系数 其他
A档机构 七大项均90+ 1.1~1.3 优先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优先金融市场准入及各类金融债券发行审批;金融创新产品先行先试等
B档机构 除A、C档以外 1
C档机构 资本和杠杆、定价行为任一不达标或其他五项两个及以上不达标 0.9~0.7 单独提高常备信贷便利利率;金融市场准入及各类金融债券发行受控;在合格审慎评估中被扣分;在“执行人民银行政策评价”中被扣分;被调出一级交易商等惩戒措施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对于A档机构,央行实施奖励性的法定准备金利率(可以按1.1~1.3倍奖励),优先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优先金融市场准入及各类金融债券发行审批,金融创新产品先行先试等。

对于C档机构,央行不仅实施约束性与惩罚性的法定准备金利率,还限制金融市场准入及各类金融债券发行,甚至取消一级交易商的资格。此外,如果银行流动性紧张,需要向央行借钱,利息也会收得比别人高(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措施,一般期限都是评估后的3个月,3个月之后央行重新根据各银行的情况,再次评定等级

5.2.3MPA考核体系各指标解析

有了对MPA考核体系的整体了解,接下来就要找出MPA考核指标中的重点和难点。

从考核方法看,我们发现可量化考查的有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以及资产质量四大项,因此这四方面的指标就是重点,我们将详细介绍它们的打分标准,对于一些与上述银保监会监管体系中重复的指标不再赘述。

1.资本和杠杆情况

这一项考察三个指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总损失吸收能力(见表5.20)。杠杆率是银保监会监管指标,只要高于4%就能拿满分,上面我们已经做过相应的阐述,从2020年一季报的数据来看,银行在这一项基本都能获得满分20分。总损失吸收能力属于《巴塞尔协议IV》研究的内容,在相关管理要求明确前,该指标暂不适用。

表5.20资本和杠杆情况打分细则

资本和杠杆情况(一票否决项) 计算公式 打分标准
资本充足率(80分) 宏观审慎最低资本充足率($C_i^*$)=结构性参数$ai$×(最低资本充足率+储备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缓冲资本) 若实际资本充足率C≥$C_i^$,满分80分;若C<$C_i^$,0分
杠杆率(20分 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 [4%,∞):20分
(0%,4%):0分
总损失吸收能力 暂不纳入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这一项的关键指标是资本充足率,分值8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这一指标不达标,银行就会成为C档机构。

它的评分方法与银保监会不同,它是先依据公式计算出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然后将每个机构实际的资本充足率C与$C_i^$比较,如果C≥C·,满分80分;如果C<$C_i^*$,0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MPA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实际资本充足率©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两者之间有4个百分点的容忍指标,即当C低于$C^$,但是高于($C_i^$-4%),那么银行得分为48~80分;当C低于($C_i^$-4%)时得0分。

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在短期内无法发生变化的条件下,银行要想达标,关键就在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的大小。它的计算比较复杂,与机构特质、宏观经济状况、广义信贷增速等相挂钩,且有弹性调整空间,具体计算方法如图5.22所示。

图5.22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的计算方法

注:储备资本在2018年之前的比例是按季度调整的,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2013年年末储备资本要求为0.5%,之后5年每年递增0.4%,直到2018年年末达到2.5%的要求,在达到2.5%的要求后,储备资本的比重不再变化。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为便于理解,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A银行是区域内最大的资产机构,2020年一季度A银行广义信贷增速为16%,结构性参数为1,目前宏观经济热度参数为0.8,系统性重要参数为1,央行2020年一季度对储备资本的要求为2.5%,没有设定目标GDP增速,本书假定GDP增速为6%,CPI目标增速为3.5%,则A银行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为:

$C_i^*$=结构性参数ai×(最低资本充足率+储备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缓冲资本)

=1×[8%+2.5%+0.5%+0.5%×1+max(0.8×1×(16%-(6%+3.5%)),0)]

=11.5%+0.8×6.5%

=11.5%+5.2%=16.7%

因此A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大于等于16.7%,资本和杠杆项才能合格,否则将被一票否决,评为不合格。

从计算过程与公式看,结构性参数、系统重要性参数、宏观经济热度参数这些绕口的参数,实际上都是既定的系数,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目标GDP增速、目标CPI增速、储备资本与最低资本充足率也基本不在银行的掌控范围内。

如果银行想要调节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就只能调节广义信贷增速。以上面的A银行为例,因为系统性重要参数乘以宏观经济热度参数为0.8,这意味着A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速每增加1%,监管层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会增加0.8%,这对银行广义信贷的扩张是一个强约束。

同时换个角度想,在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固定的情况下,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的考核给银行的广义信贷增速设置了一个隐性的上限。至于这个上限是多少,什么是广义信贷,如何调节它,我们等到下一部分资产负债情况再说。

2.资产负债情况

这一项考察三个指标:广义信贷、委托贷款和同业负债,三个指标所对应的分数分别为60分、15分和25分(见表5.21)。央行通过对这三个指标的控制实现银行放贷与M2增速相匹配以及控制银行同业负债的比例

表5.21资产负债情况打分细则

分项 计算公式 N-SIFIs R-SIFIs CFIs
广义信贷(60分) 广义信贷增速一目标M2增速 ①≤20%,60分;
②否则,0分
①≤22%,60分;
②否则,0分
①≤25%,60分;
②否则,0分
委托贷款(15分) 委托贷款增速一目标M2增速 ①≤20%,15分,
②否则,0分
①≤22%,15分
②否则,0分
①≤25%,15分,
②否则,0分
同业负债(25分) 同业负债÷总负债 ①≤25%,25分;
②>25%且≤33%,15~25分;
③否则,0分
①≤28%,25分;
②>28%且≤33%,15~25分;
③否则,0分
①≤30%,25分;
②>30%且≤33%,15~25分;
③否则,0分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央行对金融机构进行了层次划分,并且对应不同的打分标准。央行根据银行重要性的不同而划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Is)、普通机构(CFIs)(具体每一层次包括哪些机构,见表5.22)。

表5.22各类银行广义信贷要求

分类 具体指代 广义信贷增速考核要求
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N-SIFIs) 工、农、中、建、交 不超过M2目标增速20%,2020年为30.1%
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s) 一般为各省规模最大城商行 不超过M2目标增速22%,2020年为.32.1%
普通机构(CIFIs) 股份制银行及其他 不超过M2目标增速25%,2020年为35.1%

注:三类银行的具体划分由全国性/各省级自律机制秘书处、全国性/各省级宏观审慎评估委员会测算和复核,最后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广义信贷

广义信贷是整个MPA考核体系中最为关键与重要的一项,统计口径包括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以及表外理财六项

其中表外理财是2017年一季度新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内的一项。之所以将其纳入,主要是考虑到过去几年里,很多银行在表内信贷额度与资本充足率有限的情况下,转向表外理财,利用表外理财配置信贷与类信贷资产,所以表外理财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信用派生的作用。新口径下的广义信贷=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项+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表外理财余额-投资于现金与存款类的理财余额)

当前对广义信贷的最高增速主要有两大限制。一是资产负债项直接给出的,要求N-SIFIs、R-SIFs和CIFIs分别不超过M2目标增速20个、22个和25个百分点。

2018年之后政府并不会直接公布M2的目标增速,如2019年就表述为“M2和社融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2020年M2的增速在10.1%,则各类机构的广义信贷增速最高不能超过30.1%、32.1%和35.1%。

二是我们在资本充足率考核项中所说的,由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_i^$)给出的一个隐性上限,这个隐性上限的前提条件是银行自身实际的资本充足率短期内不变,同时资本充足项考核恰好达标,即$C_i^$=C。

我们利用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做了一个简单测算(见表5.23)。从结果来看,有不少银行实际广义信贷的增速超过或接近了这个隐性上限,银行在这一项上有着较大的考核压力。

表5.23由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倒推出来的广义信贷增速上限

单位:%

上市银行 ai 最低资本充足率 储备资本 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 实际资本充足率 既定资本充足率下广义信贷增速βi=0.4 既定资本充足率下广义信贷增速Pi=0.8 广义信贷实际增速
工商银行 1 8 2.5 1.00 16.52 22.05 15.78 11.20
建设银行 1 8 2.5 0.92 17.22 23.99 16.75 11.86
农业银行 1 8 2.5 0.91 16.10 21.23 15.36 11.06
中国银行 1 8 2.5 0.87 15.34 19.41 14.46 10.33
邮储银行 1 8. 2.5 0.67 14.57 18.00 13.75 7.89
交通银行 1 8 2.5 0.66 14.16 16.99 13.25 8.49
招商银行 1 8 2.5 0.62 15.52 20.50 15.00 15.68
兴业银行 1 8 2.5 0.62 13.27 14.89 12.19 8.27
浦发银行 1 8 2.5 0.61 13.72 16.02 12.76 10.54
中信银行 1 8 2.5 0.61 12.67 13.40 11.45 12.59
民生银行 1 8 2.5 0.61 13.10 14.48 11.99 14.82
光大银行 1 8 2.5 0.58 13.10 14.55 12.02 16.31
平安银行 1 8 2.5 0.56 14.27 17.51 13.51 20.00
华夏银行 1 8 2.5 0.55 13.88 16.58 13.04 12.24
北京银行 1 8 2.5 0.54 12.44 12.99 11.25 7.03
上海银行 1 8 2.5 0.54 13.82 16.46 12.98 8.73
江苏银行 1 8 2.5 0.53 12,65 13.54 11.52 10.33
浙商银行 1. 8 2.5 0.53 14.35 17.80 13.65 6.80
南京银行 1 8 2.5 0.52 12.72 13.74 11.62 8.53
宁波银行 1 8 2.5 0.52 15.20 19.94 14.72 24.16
渝农商行 1 8 2.5 0.52 15.13 19.78 14.64 14.47
杭州银行 1 8 2.5 0.52 14.39 17.93 13.72 11.15
长沙银行 1 8 2.5 0.51 13.24 15.08 12.29 9.60
成都银行 1 8 2.5 0.51 14.94 19.33 14.41 10.64
贵阳银行 1 8 2.5 0.51 13.69 16.20 12.85 5.41
郑州银行 1 8 2.5 0.51 11.98 11.93 10.71 13.83
青岛银行 1 8 2.5 0.51 13.83 16.56 13.03 18.77
苏州银行 1 8 2.5 0.51 13.85 16.61 13.06 15.63
青农商行 1 8 2.5 0.51 12.05 12.11 10.81 16.84
西安银行 1 8 2.5 0.50 15.05 19.61 14.56 13.45
紫金银行 1 8 2.5 0.50 15.15 19.87 14.68 2.80
常熟银行 8 2.5 0.50 14.63 18.57 14.03 16.68.
无锡银行 1 8 2.5 0.50 15.11 19.77 14.63 8.50
苏农银行 1 8 2.5 0.50 14.16 17.39 13.45 12.86
江阴银行 1 8 2.5 0.50 15.25 20.12 14.81 10.75
张家港行 1 8 2.5 0.50 15.40 20.50 15.00 4.72

注:(1)所用数据为2020年一季度报表数据;(2)pi指代的是宏观经济热度参数×系统重要性参数,取0.4和0.8时,倒推计算出既定资本充足率下的广义信贷增速的最大值,可以看到P越小,在相同的资本充足率下,广义信贷增速越大;(3)实际的广义信贷的统计口径我们仅包含了各项贷款、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债券投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项目体现的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投资项目下)、买入返售资产四类,而关于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类因为没有对应的资产负债科目,年报上也没有披露相关数据,我们没有进一步计算,表外理财项目也是被安置在金融投资下的三个科目中。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各上市银行财报。

所以在季末面临MPA考核之时,银行有动力压缩广义信贷,降低广义信贷的同比增速,实现资本充足项的达标目的。

那么广义信贷这一项可以怎么压呢?让我们回到广义信贷的组成部分。

①各项贷款期限长,没流通,没法压;

债券投资主要是债券资产,流动性好的可以抛,能压;

③股权与其他投资主要买的是各类资管计划与券商集合,银行基本会约定在季末前到期或赎回,能压;

④存放非存款类机构款项与买入返售主要是银行拆放给非银机构的钱,能压;

⑤表外理财,银行在购买时也会基本选择季末前到期类,能压。

所以,看下来,除了各项贷款,其他都有压缩的空间。

从顺序来看,债券投资可以吃票息,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股权与其他投资以及表外理财基本都承诺在季末到期,银行不用主动压缩。所以一旦银行有压缩广义信贷的需求,首先压缩的肯定是拆放给非银机构的钱,这也意味着季末非银机构的资金面会有较大的压力

更糟的是,各类资管计划与券商集合、同业理财基本都承诺在季末前到期,这些券商集合与资管计划、同业理财大多采取期限错配的做法,这意味着季末要想还给银行本息,要么在市场上借钱,要么卖掉流动性好的债券资产,资金面的压力又将再次被加大,债券市场在季末也可能出现大幅的调整

(2)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的考察与广义信贷相同,即要求N-SIFIs、R-SIFs和CIFIs三类银行的委托贷款增速分别不超过M2目标增速20个、22个和25个百分点。

之所以会限制委托贷款,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银行利用委托贷款的方式规避监管的要求

正常情况下,委托贷款的资金是由企业、个人等委托人委托商业银行将资金发放给专门的贷款人,商业银行只是起到通道的作用。而在现实中,很多商业银行通过借道券商定向资管等方式发放委托贷款(见图5.23),在监管政策出台之前,委托贷款是商业银行投资非标资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比如A银行先出资委托B券商设立定向资管计划,定向资管计划设立后,再由资管计划委托A银行另外的分行向融资公司放款。

这样虽然名义上A银行支付给融资公司的资金是定向资管计划的资金,但实际上还是A银行自己的资金。一般这里的融资方大多是A银行的主要客户(比如房地产公司)。

借由这样的方式,A银行就成功地规避了监管在贷款投向、贷款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将贷款业务转化为委托贷款业务或者同业业务。因此在MPA监管体系下,监管层对委托贷款的增速也进行了限制。

除了MPA限制委托贷款外,2017年开始的金融严监管以及之后颁布的《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均对商业银行通过委托贷款投资非标等行为做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可以说在新的管理办法下,商业银行借委托贷款投资方式彻底被堵死

受严监管的影响,可以看到2017年之后市场上委托贷款同比增速快速下滑,并且在管理办法正式落地后进入负增长区间,一直到现在委托贷款的规模都在不断下滑(见图5.24)。可以说目前银行在委托贷款上并不存在任何监管考核的压力。

图5.24快速萎缩的委托贷款市场

(3)同业负债

理解同业负债这一项,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同业负债的统计口径。

2017年之前,同业负债主要包括同业拆入、同业存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卖出回购等同业负债项目扣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后的同业融入余额,受到MPA考核中33%的上限限制,没办法做大规模,也就无法满足银行扩张同业负债的需求,尤其是在同业业务风生水起的2014—2016年。

因此很多银行开始借助不纳人同业负债项目的同业存单吸收同业资金,间接实现同业负债项目的扩张。但随着同业监管套利的盛行,流动性风险的积聚加大,原本几乎处于监管真空的同业存单逐渐受到监管关注。

2017年8月,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提出将在2018年一季度开始,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考核。

2018年5月,央行发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拟于2019年第一季度评估时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下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至此同业负债项目基本完备。

我们也能够看到在2017年金融严监管以及同业存单被纳入监管体系后,同业存单的增速明显回落(见图5.25)。

图5.252017年之后同业存单增速明显下滑

3.流动性

流动性这一大项主要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与遵守准备金制度情况三项(见表5.24)。其中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的监管考核要求和标准与银保监会体系中的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表5.24流动性的打分细则

流动性 计算公式 打分标准
流动性覆盖率(40分) 流动性覆盖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img符合监管指标:40分否则为0分。
净稳定资金比例(40分) 银行一年以内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100%,oo):40分(0%,100%):0分。
遵守准备金制度情况(20分) 遵守准备金制度:20分;否则为0分。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遵守准备金制度情况中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主要意思是看银行在准备金账户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否按时达到法定要求,是否出现过错等损失。这一项基本都能得到满分。

4.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考核项下有两个指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各占50分。拨备覆盖率的打分与银保监会相似,以150%为标准值。当银行拨备覆盖率大于150%时,银行获得满分;当处于100%至150%时,获得30~50分;小于100%,获得0分。

不良贷款率与银保监会的标准则相差较远。不同于银保监会,央行并没有一个规定的标准值,它打分是通过与同类型机构的平均值相比。比如对于R-SIFs与CFIs机构来说,如果A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低于同类型机构的不良贷款率,那么它就能拿到满分;如果它高于平均水平但不超过2%,则得30~50分,否则得0分(见表5.25)。

表5.25资产质量项打分标准

资产质量 计算公式 打分标准
N-SIFIs R-SIFIs和CFIs
不良贷款率(50分)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十可疑类贷款十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 ①不高于同类型机构不良率:50分;②高于同类型机构不良率但低于5%(含):30~50分;③高于5%:0分。 ①不高于同地区、同类型机构不良率:50分;②高于同地区、同类型机构不良贷款率不超出2个百分点且低于5%:30~50分;③高于同类型机构不良率2个百分点或高于5%:0分。
拨备覆盖率(50分)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余额 (150%,心):50分;(100%,150%):30~50分;(0%,100%):0分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假设某城商行不良率为1.7%,拨备覆盖率为128%,同地区、同类型银行的平均不良率为1.74%,则该银行的不良贷款分数得分为50分,而拨备覆盖率处于100%到150%,用插值法计算得分为41.2分[30+(128%-100%)×(50-30)÷(150%-100%)]。最后该银行资产质量得分为91.2分(50+41.2),达到优秀。

至于这两项考核对银行资产负债行为的影响,我们在银保监会部分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5.定价行为、信贷政策执行、跨境融资风险

这三项是MPA考核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达标难度较小。其中定价行为主要是看银行在存贷款利率、Shibor等利率定价上是否符合市场秩序,一般大概率是满分。跨境融资也是如此。

表5.26定价行为、信贷政策执行、跨境融资风险三项的打分细则

项目 指标 打分标准
定价行为 利率定价(100分) 市场定价行为符合市场竞争秩序:0~100分
跨境融资风险 外债风险加权余额(100分) 外债风险加权余额不超过上限,100分,否则为0分
信贷政策执行 信贷执行情况(70分) 分为信贷政策执行情况(30分)和信贷政策评估结果(40分)。主要是评估普惠金融类信贷执行的一些结果等,通过设定不同的标准,引导银行的信贷投向
央行资金运用情况(30分) 评估带有信贷政策导向的央行资金(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运用达标情况,并根据央行资金偿还情况、利率、投向等方面综合评估。
(1)按时足额偿还央行资金本息:满分20分;达标20分,不达标0分。
(2)运用央行资金开展业务的利率符合央行要求:满分5分;达标5分,不达标0分。
(3)符合央行资金投向要求的业务累放量不低于央行要求:满分5分;达标5分,不达标0分。评估期间机构未使用央行资金,可得基础分20分。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信贷政策这一项主要是为了引导商业银行投放的信贷投向银行意向的领域,比如在2018年的时候监管层就表示,自2018年开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会将小微信贷评估权重提升至30%,重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